
當前位置:
木門網>
木門新聞>
行業熱點>
詳情
手機版最新留言:
使用手機微信“掃一掃”功能,掃描以下二維碼,即可將本文分享到“朋友圈”中。
2012-09-04 編輯:中國木門網 來源: 瀏覽數:61112
“中國制造”給英美消費者最普遍的印象是“海量生產”——高達60%以上的英美消費者認為“中國制造”的商品意味著“海量生產”。55%左右的英美消費者認同中國的商品給人的印象是“便宜”;45%的人認為“安全水平低”
中國的經濟在突飛猛進,“Made in China”的標簽貼滿了歐美人家里的每一個角落。與此同時,“中國制造”的產品形象也深入人心。無論是廉價的運動鞋還是山寨的手機;無論是安全性低的玩具還是質量普通的衣服,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品牌名字:“中國制造”。
近日,全球知名廣告公司智威湯遜(JWT)發布一份民意報告,報告的研究內容是:英美消費者對“中國制造”的印象。結果顯示,“中國制造”給英美消費者最普遍的印象是“海量生產”——高達60%以上的英美消費者認為“中國制造”的商品意味著“海量生產”。55%左右的英美消費者認同中國的商品給人的印象是“便宜”;45%的人認為“安全水平低”;35%的人認為“質量差”;35%的人認為“不可信賴”;33%的人認為“低檔次”;20%的人認為中國商品“有趣”。相比之下,英美消費者對“日本制造”和“美國制造”普遍持正面看法,同時,不到10%的英美消費者認這兩國制造的商品“便宜”。
調查結果還顯示,消費者的年齡越老越有可能對“中國制造”的商品持消極的看法。18-35歲英美消費者人群的世界觀較開放,對中國的了解都較為新鮮,對“中國制造”更有可能持積極態度。但總體上還是持負面看法較多。
據歐洲委員會于今年發布的2011年度《保證歐盟消費者安全》報告,歐盟超過一半被通報的非食品類危險商品是中國制造。該報告同時指出,盡管大部分危險商品產自中國,但該比率“已經從2010年的58%降至2011年的54%”。
也有評論指出,“中國制造”的惡名是市場需求的犧牲品——有需求就有供應。“中國制造”的商品是根據終端消費者的需求而生。但無可否認,“中國制造”已經在世界消費者的眼里形成了負面的刻板印象(stereotype),短時間內,我們都無法看到中國商品能擺脫如此臭名。這種負面的感知甚至已經傳導到中國自主品牌上。中國商品和政府一樣,都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危機。
這份報告的基礎調查完成于2012年5月31日至6月4日,由智威湯遜在美國和英國進行實地研究,采訪了18周年歲以上的美國人和英國人各503名。
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未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如轉稿涉及版權問題,請作者聯系我們處理。我們對頁面中展示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
如內容信息對您產生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。
15811192007
今天已經有 314 人獲取加盟資料
中國木門網采訪勁庭木門董事長王鵬
2025臨沂門博會,中國木門網采訪華強木門品牌經理馬翠翠
2025北京木門展,中國木門網采訪京京木門趙總
2025北京木門展,中國木門網采訪金迪木門何總
2025北京木門展,中國木門網采訪艾穆德木門朱總
2024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獲獎名單
2024門業及定制家居品牌峰會暨中居聯杯·2023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表彰盛典圓滿落幕
新潮澎湃 - 2024門業及定制家居品牌峰會暨中居聯杯·2023年度木門及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表彰盛典將于2024年3月14日在北京隆重舉行。
吉爾茨木門榮獲2023年度中居聯杯木門十大消費者喜愛品牌榮譽.
潤京木門榮獲2023年度中居聯門墻柜整裝十大品牌。
讓加盟更誠信 讓選擇更放心
立即咨詢做有權威的品牌